理想
小時候,經常被老師與長輩所問:「你的理想是甚麼?」
而自己心中亦時常感到疑惑,究竟理想為何物,只為空談抑或是能夠切實執行?理想在我心中與夢想同為一物,理想就是我希望能達到的想法。
小學時,「我的志願」是莘莘學子們必定寫過的題目。一個小學生,只有大約十年的人生閱歷,就要為自己的將來作打算,往往所得出的答案就只是熱播的電視劇所推廣宣傳的職業(消防員、警察、廚師……) ,所有小學生都經過這一部強大的「職業導向機器」來替自己決定將來,第一次為自己決定人生的目標。
還記得我的志願是成為一個廚師,煮出各款美食給予大眾,為大家帶來歡樂和得到肉體上的滿足。時至今日,我依然掛念著在兒童興趣班內第一次煮的那一碟上海粗炒。
食物放得太久會變冷,志願過得太久亦會隨歲月而改變。
殘酷的呈分試、學業,一步步摧殘小時候的志願,自此,小時候立下的志願就被時間的風沙所掩蓋,再也找不回他們的影蹤。
面對徬徨不清的將來,我又產生了一個夢想,並成為了我的人生宗旨,一生中不用太過努力就能渡過各種難關。
最終,幸運地就考進了心儀的中學。
在中學中,飄飄浮浮,在新環境中感到迷失,但又在迷失中看似找到方向。每逢想發憤向上,就必定有其他理由阻礙自己。經歷六年後,又被時代的風勢吹出一個夢——「入大學」。社會催迫我們要在社會生存,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學歷,能夠考進大學的就是一個社會贏家,學生們不顧一切,用盡一切方法(補習、補習、補習、補習、補習……) 就是為了向這個似近還遠的目標前進。情況猶如在賽馬場上的一隻隻馬匹,不顧一切盲目地向前衝,向前方進發。
盲目地向前衝,日以繼夜地讀書後,以位於邊沿的分數考進了大學,成功及時地衝線。
馬匹跑到了終點,慢慢地停下來,思考人生。在此刻,我感到迷失,一切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為了甚麼?
駿馬回頭一望,原來背上騎上了一個騎師,到現在,他才知道騎師才是他所做出一切的原因。我們所作出的所有付出,都是為了滿足背上的那一個。
原來自己的理想早已忘記,自己只是一匹被拉著的馬。若不嘗試逃出這束縛,只會日復日地被放進那無盡的賽馬場,無目標地被鞭策向前走。
我們希望自己得到認同、滿足、讚賞,因而去配合社會,作出社會上流行的各種行為,配合其規格、規範。但又有沒有回想起「自我」呢?自己的性格被社會所扭曲,變得功利、互相猜忌……我們本身的「理想」又被拋到那兒呢?
人們時常講到,歲月和現實會漸漸將自己的理想、個性沖散,被社會牽著鼻子走。即使成為了衝線後的贏家,又如何?
失去了理想、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真我,人生又有甚麼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