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 Men's travel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 Home
  • About
  • Category
    • 本地行山
    • 外遊
    • Whatever
  • Shop
  • Facebook
2016-10-9

埋頭苦幹了多月,久久未有空到處逛。

回望年前的自己,還有閒時記下一兩次遊蹤。昔日的餘興,如今竟成為一件奢侈之事。

是日到了香港仔一遊,至於為何是香港仔,最大原因都是剛好踫上了一輛107號巴士而已。在車上,我手握著剛修理完不久的手機,聆聽著已經可以倒背如流的playlist,播到第四首歌《夜太黑》時正在剛剛穿過香港仔隧道。

「如果誰看來頹廢  他只是累  要是誰跌碎了酒杯 別理會」

沒有剃鬚的我,看起來相當頹廢。

望著窗外的南朗山一帶,好像已經蓄勢待發,迎接南港島線的來臨,唯鐵路橋下的南朗山道熟食市場,像被城牆圍著的堡壘,與四周發展中的地段格格不入,但內裡卻依然如一,食肆林立。

向著香港仔大道奔馳,眨眼間到達了香港仔海濱公園站。我匆忙地從車尾跑到車門落車,落車時心中總是覺得有些東西遺下了在座位上。



看著那熟悉的海景、一艘又一艘的漁船整齊地停泊在香港仔與鴨脷洲半島之間的狹縫、岸上到不假的漁船裝置、與地上高低不平的仿製木地板......大道隔開的彼岸,是人煙稠密的街道、住宅、商場與食店。一切一切,都為久未脫韁的我,感到一絲絲的喜悅。

穿過隧道,到了人煙稠密的那方。也許是重陽前夕的關係,到處都是準備掃墓登高的家庭,而我就是隻影一人到處遊蕩。街上人多車多油煙多,此時我的耳窩中只是繼續環迴着熟悉的旋律,但大腦將歌詞、意境一切都自動隔走了,強勁的音樂,只為了對抗現實中的言談。

行上不知經過了多少遍的香港仔水塘道,再次介紹這是香港頭幾位最斜的斜路。身旁無論是巴士、小巴、私家車、抑或是送KFC外賣的綿羊,全部都在喘氣。而我亦不能幸免,帶著沉重的身軀,慢慢地向上走。


經過了老舊的漁光邨,看見了香港仔郊野公園七隻大字。

對上一次到來,已隔了一個寒暑。還記得當天仍是炎炎夏日,三人結伴成行,一同經烈日的洗練,登上水塘旁的班納山。舊地重臨,再次踏上自己的足印,已感到微微的秋意。好奇心亦比當年有所磨蝕,如今的我只為了逃離殘酷的現實,為的只是爭取時間走多兩步。


黑白是有種層次


走過香港仔下水塘,來到金夫人馳馬徑。



望著山下的樂園,這片兒時的樂土,面目早已全非。由遠至近、從天到海,一切景物都像被一陣薄薄的煙霞所遮蓋。

一幢幢工商業大廈,明天還會存在嗎?


漫步間,身後傳來陣陣的腳步聲,步步進逼。回頭一望,原来是一對韓裔夫婦,二人全副武裝,就像參加毅行者的運動健兒。相差之處,可能只是我們足下的是平坦引水道。韓裔夫婦演活了夫唱婦隨一詞,勿小看男子年近六十,速度卻比二十的我快得多。可憐的是要女方耗盡力氣,務求緊貼丈夫,不離開半尺。

在記憶中,一路跟著路走就會步出那些連綿不斷的樹蔭小徑(時間卻遠比心中走得快),迎來的是半山豪宅。每次走到這些地區,都會有種幽靜的感覺(也許就是價值連城的原因),但明明遊人與車輛也源源不絕。


(寫到這裡,有點累,因為太多事情正等待予自己解決,請見諒)

附上微型地圖一張

還有不記得在哪時拍下的天和樹


豪宅之外,乃黃泥涌峽。隨著伴塘小徑穿越大潭水塘,再往東走,便是哥連臣角,唯不建議在大潭道離開,因無法避免熙來攘往的車輛,危機四伏。筆者最後眼見100米外是西灣濾水廠巴士站,但現場沒有任何行人路面接駁,最終要橫越大潭道再爬落山坡,再經過雜草橫生、到處都是蚊蟲、蜘蛛網的澗旁小徑,到達峰華邨再步行至柴灣站離開。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comments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剛從斯里蘭卡回來,記憶很多,回憶很深。
滿腦子的片段需逐一整理、結合、拼湊出來。

半年前的西藏文章也要暫放一邊了。

斯里蘭卡在那裡?
為何會選擇斯里蘭卡?
這是我聽得最多的問題了。

老實說,1個月前,我也不知道—出發前一刻也不太知道。
我不介意辛苦,只想著旅程上若能遇上相同的人,那就不枉此行了。

-------------------------------------------------------------------------------------------

斯里蘭卡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恆久以來扮演著亞洲、非洲、歐洲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中點站角色。
打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英國一直覬覦玉桂、象牙等豐富資源,並利用殖民者的身份去掠奪這些資源。
數百年來,各國不停侵佔,人民不斷反抗。從對內貿易轉化為對外貿易、英國人百年來修橋築道、泰米爾人融入問題等等,各國文化滲透在一起形成了今時今日斯里蘭卡獨有的文化。





14日走了約走了10個地方,很多行程也是中旅途加插下去

Negambo--->Colombo fort--->Kandy---Dambulla---->Sigiria---->Kandy--->Hatton--->Dalhousie(Adam's peak)--->Nuwara Eliya(World's end)--->Ella--->Galle--->Colombo fort--->Negambo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半島的東南端。由於接近赤道,所以大部份地區都是四季炎熱和濕潤。
然而,中部高原地區比較平均海拔達到600米以上,受到海風調節的影響,常年天氣涼爽,十分宜人。






交通
急急趕趕走了多個城市,最大體會還是在交通上。巴士、火車、TUKTUK ,各有特色。

公路巴士
斯里蘭卡的公路由歐洲殖民者時期開始建設,總長達到十萬公里。最初歐洲殖民者是為了方便玉桂等資源運輸,到後來英國為發展種殖園經濟而大力進行道路建設,形成了現今的公路網絡。

斯里蘭卡的巴士上有着一位司機和一位售票員
司機只負責駕駛,車上大小事務由售票員一手包辦。
斯里蘭卡很多地方都是沒有車站牌,售票員會一直叫客,最厲害之處是他們能夠記下車上誰沒付車錢、個別乘客要下車的地點。


火車
早於1967年,英國人修築了斯里蘭卡第一條鐵路—Colombo至Kandy
斯里蘭卡的鐵路除了為當地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到後來更發展成為知名的火車體驗之旅。

科倫坡交通發達,鍚蘭時期留下的鐵路系統貫穿了全國各城市,其便利程度是遠超我之前所想的。


TUKTUK
當地最地道的交通工具。發揮著的士作用,後排有3個乘客位置,類似是摩托車的駕駛方式(後期有一嘗駕駛之味XD)

然而,我非常不喜歡乘搭TUKTUK,實在太多不愉快經驗。不誠實的司機漫天殺價,特別是在Colombo,100RS/KM 的路程也可以開到 300RS/KM。
在路上閒逛時,時時會被街上的TUKTUK司機搭訕,好不煩厭。






機場-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Bandaranaike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lombo 是斯里蘭卡的首都,然而,其國內唯一的國際機場(別稱Colombo airport)實際上更接近Negambo
從機場走出去,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個TUKTUK/的士司機,開價1000-1200RS(約60HKD)到
Negambo 。但實際上,從機場走出不遠,就有巴士直達Colombo/Negambo
而直達30公里外既COLOMBO 巴士只需50RS(2 HKD)。




首都-科倫坡(Colombo)
科倫坡原名為卡蘭巴,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城市。卡蘭巴由13世紀開始改闢為港口,在16世紀葡萄牙在此地修興建要塞後改稱為科倫坡。而在1815年後更成為了首都,沿用至此。


愈發達的地方愈騙人
作為首都,各項消費相對上是不菲的。從BOOKING.COM 選擇了一間比較便宜的hostel也要3000RS。
另外,在COLOMBO 上商機很多,騙子更多。當日準備步行至附近的Galle face 時,路人甲向筆者搭訕談話,言談間透露著他也正要步行去Galle face。殊不知,他是和TUK TUK司機夾通,路人甲先訛稱時間不多要搭乘TUKTUK,司機卻在城市兜大圈子。兜了約十分鍾,我眼見勢色不對,就叫司機停車。詢問之下司機竟開價8000RS!經過一輪紛擾,筆者最後放下了200RS,獨自步往Galle face。
 晚上的GALLE FACE ,沿岸滿滿是當地人,好不熱鬧




大有來頭的70歲印度伯伯......也是筆者在地第一位認識的朋友。



有空再談談各地城市、人民風俗、當地對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觀感。

待續......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comments
世界很大,香港很小。



從不知何時起,想去了解這世界多一點點,能到處走走。
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設身處地去感受,而不只是書本上的記載、旅遊節目的情節、或是網絡上的遊記分享。

但,世界這麼大,該從何處出發?
日本?韓國?還是台灣?
不,這些地方,在香港己經接觸得太多,更想去的是比較少人會去的地方。
不是說日本,韓國等地方不好,
而是更想去一些現在不去,將來也不會再去的地方,好比西藏。

西藏,停留於地理位置上的認知階段,其文化、政治、習俗,我卻是一曉不通。

對的,那時的我,實想到外闖闖,而不是在寒冬過著井底之蛙的日子。

--------------------------------------------------------------------------------------------------------------------------

一個人、背包客、窮遊、冬天的西藏......
  自問不是一個很有計劃的人,對旅程上的細節也沒太多的思慮,只從網上參考了數篇遊記,以及薯伯的網站就起行了。


在此筆者想先分享一下事前準備。

 衣
西藏溫差大,早晚的溫差可達十多二十度,拉薩最低溫更達到-19度
幸好,在拉薩等地是乾涷,即使0下溫度也不算太難受
在眾多的禦寒裝備中,最重要的還是手套。
每每手指曝露在寒冬中,很快就連快門也按不下了。
   主要的衣物就是一件風褸、外套、普通內衣。最重重重要的,還是手套。



食

為增加背包空間,筆者並沒有帶上任何乾糧,主要帶上了Panadol 和保濟丸(旅程期間拯救了我一命)。
另外,保暖壺也很重要,抵達後多渴熱水有助適應高原反應。
至於紅景天等等中成藥,雖然帶上了,但一概無所用。

住
青年旅舍,一些民間客棧曾是考慮之列,但很多都在寒冬之下暫停營業。
故此,筆者選擇了薯伯推介的達蘭客棧。

達蘭客棧位於市中心以西
距離市中心路程約二十分鍾。


客棧是家庭式經營 ,倘大的房子,提供了暖墊、太陽燈 、暖水供應 ,在預算不多的情況下,也很心滿意足了。



行

前往西藏的途徑很多,在國內外遊記亦有詳列到各種方式,在此不贅。
筆者所選擇的方式是7日的火車來回,約2300元港幣。
(香港->羅湖->廣州東->西安->拉薩)
好處是能在紅磡火車站的中旅社櫃位一次辦妥所有交通,免卻周車勞頓。
壞處是未有機會從高空俯瞰西藏的壯麗景觀。


其他
7日來回的火車旅程,KINDLE FIRE一直陪伴在側。
輕巧、續航力長、藏書量豐富等優點一下子被放大,解下這7日7夜不少苦悶。


另外,筆者為攝影新手,當初不知好歹只配備上a6000(kit lens)
面對著西藏的高光環境,沒有CPL ND鏡的輔助
現時想起實在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沿路用上IPHONE 隨拍,也可見到整個火車行走的路線。


一般西藏資訊,可以參考一下薯伯的網站
http://www.cafespinn.com/zh/


下一篇再敘。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comments

Cape D'Aguilar (Ⅱ)

伴隨著長長的鶴咀道,是一個又一個人的遊人。

人群蜂擁而至,除了是因為鶴咀的怡人海景,更是因為鶴咀那特別的地標——燈塔。這個燈塔是何方神聖?鶴咀燈塔是香港的第一個燈塔,於1875年啟用,為香港晚上的海岸添上第一點燈光。燈塔經過的停用和及後於1975年重新啟用,直至現在由海事處管理,晚上照亮港島南一帶。由於其歷史和他見證著香港的發展歷程,鶴咀燈塔亦屬於香港的多個法定古蹟之一。


燈塔的圓形石塔設計,在香港實屬罕見,影襯燈塔背後一望無際的大海,與地中海的海邊歐陸建築有幾分相似。

鶴咀系列:
前章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comments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About me


Hello

Search This Blog

Blog Archive

  • ►  2019 (1)
    • ►  January (1)
  • ►  2018 (1)
    • ►  July (1)
  • ►  2017 (4)
    • ►  November (2)
    • ►  April (1)
    • ►  March (1)
  • ▼  2016 (4)
    • ▼  December (1)
      • 南區雜遊
    • ►  September (1)
      • 斯里蘭卡之旅(Ⅰ)
    • ►  July (1)
      • 初涉西藏
    • ►  April (1)
      • Cape D'Aguilar (Ⅱ)
  • ►  2015 (16)
    • ►  December (1)
    • ►  September (1)
    • ►  July (2)
    • ►  June (1)
    • ►  May (3)
    • ►  April (1)
    • ►  February (2)
    • ►  January (5)
  • ►  2014 (23)
    • ►  December (5)
    • ►  November (1)
    • ►  October (2)
    • ►  September (2)
    • ►  August (2)
    • ►  July (10)
    • ►  June (1)

recent posts

Labels

本地 (36) sevenmenstravel (7) 香港島 (6) 露營 (5) 廢墟 (4) backpack (3) 台北 (3) 台灣 (3) 大嶼山 (3) 大帽山 (3) 麥理浩徑 (3) Travel (2) solo traveler (2) sri lanka (2) 寶馬山 (2) 摩星嶺 (2) 施樂園 (2) 昂坪360 (2) 東涌 (2) 港島北 (2) 港島徑 (2) 畢拉山 (2) 畢拿山 (2) 西貢 (2) 赤徑 (2) 香港 (2) 香港仔 (2) 鶴咀 (2) 鹿湖 (2) camping (1) colombo (1) kandy (1) 中國 (1) 九逕山 (1) 九龍 (1) 九龍坑山 (1) 九龍水塘 (1) 八仙嶺 (1) 分流 (1) 勵德村 (1) 南丫島 (1) 台中 (1) 大埔 (1) 大埔尾 (1) 大東山 (1) 大欖 (1) 大欖涌水塘 (1) 大澳 (1) 大美督 (1) 小欖 (1) 屯門 (1) 屯門健身徑 (1) 山頂 (1) 嶂上 (1) 川龍 (1) 慈雲山 (1) 斯里蘭卡 (1) 旅行 (1) 昂坪 (1) 柴灣 (1) 梅窩 (1) 機槍堡 (1) 沙田 (1) 沙田坳 (1) 沙螺洞 (1) 法門古道 (1) 流水響 (1) 渣甸山 (1) 灣仔 (1) 灣仔峽 (1) 炮台 (1) 爛頭營 (1) 狗嶺涌 (1) 獅子山 (1) 班納山 (1) 甲龍 (1) 畢架山 (1) 石壁 (1) 第二天 (1) 細山 (1) 美食 (1) 背包客 (1) 芒草 (1) 芝麻灣 (1) 蓮麻坑 (1) 藍田 (1) 西藏 (1) 釣魚翁 (1) 釣魚翁郊遊徑 (1) 鉛礦坳 (1) 離島 (1) 雷公田 (1) 青衣 (1) 青衣自然徑 (1) 飛鵝山 (1) 香港仔下水塘 (1) 馬 (1) 馬塘 (1) 馬屎洲 (1) 馬料水 (1) 魔鬼山 (1) 鯉魚門 (1) 鰂魚涌 (1) 鶴藪 (1) 黃嶺 (1) 黃石 (1) 龍脊 (1)

Sponsor

Blogger Templates Created with by Beauty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