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剛從斯里蘭卡回來,記憶很多,回憶很深。
滿腦子的片段需逐一整理、結合、拼湊出來。
半年前的西藏文章也要暫放一邊了。
斯里蘭卡在那裡?
為何會選擇斯里蘭卡?
這是我聽得最多的問題了。
老實說,1個月前,我也不知道—出發前一刻也不太知道。
我不介意辛苦,只想著旅程上若能遇上相同的人,那就不枉此行了。
-------------------------------------------------------------------------------------------
斯里蘭卡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恆久以來扮演著亞洲、非洲、歐洲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中點站角色。
打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英國一直覬覦玉桂、象牙等豐富資源,並利用殖民者的身份去掠奪這些資源。
數百年來,各國不停侵佔,人民不斷反抗。從對內貿易轉化為對外貿易、英國人百年來修橋築道、泰米爾人融入問題等等,各國文化滲透在一起形成了今時今日斯里蘭卡獨有的文化。
14日走了約走了10個地方,很多行程也是中旅途加插下去
Negambo--->Colombo fort--->Kandy---Dambulla---->Sigiria---->Kandy--->Hatton--->Dalhousie(Adam's peak)--->Nuwara Eliya(World's end)--->Ella--->Galle--->Colombo fort--->Negambo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半島的東南端。由於接近赤道,所以大部份地區都是四季炎熱和濕潤。
然而,中部高原地區比較平均海拔達到600米以上,受到海風調節的影響,常年天氣涼爽,十分宜人。
交通
急急趕趕走了多個城市,最大體會還是在交通上。巴士、火車、TUKTUK ,各有特色。
公路巴士
斯里蘭卡的公路由歐洲殖民者時期開始建設,總長達到十萬公里。最初歐洲殖民者是為了方便玉桂等資源運輸,到後來英國為發展種殖園經濟而大力進行道路建設,形成了現今的公路網絡。
斯里蘭卡的巴士上有着一位司機和一位售票員
司機只負責駕駛,車上大小事務由售票員一手包辦。
斯里蘭卡很多地方都是沒有車站牌,售票員會一直叫客,最厲害之處是他們能夠記下車上誰沒付車錢、個別乘客要下車的地點。
火車
早於1967年,英國人修築了斯里蘭卡第一條鐵路—Colombo至Kandy
斯里蘭卡的鐵路除了為當地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到後來更發展成為知名的火車體驗之旅。
科倫坡交通發達,鍚蘭時期留下的鐵路系統貫穿了全國各城市,其便利程度是遠超我之前所想的。
TUKTUK
當地最地道的交通工具。發揮著的士作用,後排有3個乘客位置,類似是摩托車的駕駛方式(後期有一嘗駕駛之味XD)
然而,我非常不喜歡乘搭TUKTUK,實在太多不愉快經驗。不誠實的司機漫天殺價,特別是在Colombo,100RS/KM 的路程也可以開到 300RS/KM。
在路上閒逛時,時時會被街上的TUKTUK司機搭訕,好不煩厭。
機場-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Bandaranaike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lombo 是斯里蘭卡的首都,然而,其國內唯一的國際機場(別稱Colombo airport)實際上更接近Negambo
從機場走出去,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個TUKTUK/的士司機,開價1000-1200RS(約60HKD)到
Negambo 。但實際上,從機場走出不遠,就有巴士直達Colombo/Negambo
而直達30公里外既COLOMBO 巴士只需50RS(2 HKD)。
首都-科倫坡(Colombo)
科倫坡原名為卡蘭巴,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城市。卡蘭巴由13世紀開始改闢為港口,在16世紀葡萄牙在此地修興建要塞後改稱為科倫坡。而在1815年後更成為了首都,沿用至此。
愈發達的地方愈騙人
作為首都,各項消費相對上是不菲的。從BOOKING.COM 選擇了一間比較便宜的hostel也要3000RS。
晚上的GALLE FACE ,沿岸滿滿是當地人,好不熱鬧
有空再談談各地城市、人民風俗、當地對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觀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