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青衣新一麵

by - July 06, 2014

 2014-5-2           極

青衣島,一個普通非當地居民較少到達的地方。


青衣一向在我的心目中有三種不同的印象:

一是到處都佈滿了公共屋村,由青衣機鐵站一帶的長發、長安邨⋯⋯到山上的長宏邨⋯⋯再到另一邊的長康長青邨,四周圍都是公屋。


二就是那一片的工廠區,它們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就如去到了葵涌一帶一樣,四周都是一幢幢殘舊工廈。

三是貫穿青衣的那條隧道,這亦是我最常經過青衣的地方。不足兩分鐘,你就可以從綠島的東面走到西面,貫通東西。

以下一次旅程,就再一次與它在我心目中印象相呼應,但亦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不一樣的青衣。

我們從何文田出發,步行往旺角地鐡站搭乘荃灣綫到葵芳地鐡站,然後再轉乘42M巴士前往長宏邨巴士總站〜我們的起點。

經過一番的舟車勞頓,終於到達了長宏邨。只要繼續沿著上山的路走,我們就會見到青衣自然徑的路標,旁邊亦有地圖標示整條路徑。(地圖旁有遮陰的地方都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夏蟲)


向著自然徑行上山,就能走到一個分岔口(4號觀景亭),左邊是向下山方向行,而我們就要向右行往3號觀景亭。













到達3號觀景亭後,我們會回走一段路至野餐區2,再行到觀景亭2和1。










沿途我們能望見青馬大橋,此時感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唷。


當然不能錯過與大橋的合照



又有一個老伯伯(香港的老伯伯真的非常好動唷)教我們在甚麼位置才能拍到整條橋,從這裏向下望就是長青隧道的西面入口了。
平靜的馬灣海峽


沿路一直行都有不少的遊人,可能是由於這條路是青衣居民的熱門晨運路綫吧。


行了這麼久有一點疑問,就是沿途都沒有常見的標距柱。

經Google 大神的指教下,原來這裡是由當區區議會所管理的,與平日魚農自然護理處的不同。

自然徑的盡頭是青衣西路,你可以選擇在這裡離開或繼續過馬路向左走一小段路,便能到達細山步行徑的入口。


沿著細山步行徑,它帶引領我們到長青邨、美景花園附近。

此山估計是當地原居民的𦻒地,整個山頭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山墳。

回望下面的公路

山上能環視九龍、港島、青衣、葵涌、荃灣等地

沿途並沒有太多樹木,所以要頻密地為身體補充水份。


再落山便能到逹終點〜長青




完結後我們在美景花園吃了一餐車仔麵來完結我們的旅程,好似盛惠23蚊送豆漿:)

豬紅好紅
生菜好菜
河粉好粉

綜合而成就係一碗車仔麵,又稱嗱喳麵。

結論:這邊的物價比土瓜灣還低⋯
.
.
.
..

這次的旅程可算是與我心目中的青衣有一點呼應,但亦為青衣在我的心中繪出了一個遠離煩囂的綠島。
..
.
.
..

.
花絮

搭車梗係要抖一抖

.
.
..
.
.
.
最後

行山時會聽既歌:

 FAQ:

 前面是哪方 誰伴我闖蕩?


 ……
咁一定會盪失路:(


最最最最最後,如果你都想同我o地一齊係個山上面走o黎走走o既話,你可以同我地既 contributors聯絡。

You May Also Like

0 comments